关于印发阳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阳政办发〔2019〕43号

 

 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阳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

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省属以上企业:

《阳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6月20日    

 

阳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引领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我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根据《山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结合阳泉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转型的第一资源的新理念,围绕“三个目标”,聚力“六大突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完善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创新机制,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第一工程”,在需求端、供给端、平台端、服务端、环境端同步发力,构建技术产权化、成果资本化、转让市场化、交易网商化的阳泉转型综改体制机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推动阳泉转型崛起的引领支撑作用,奋力谱写新时代阳泉新篇章。

二、工作目标

3-5年内,我市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显著提高,市场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科技型创新创业蓬勃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投入渠道日益完善、制度环境更加优化,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全面建成。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全省中上水平。全社会有效发明专利年万人拥有量达到1.5件,年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到2亿元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精准转移转化科技成果

1.紧密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上,加快“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低碳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现代煤化工、大气污染治理、固废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循环经济、生态修复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能源产业创新上,加快煤层气抽采、风电、光伏装机、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材料产业创新上,加快铝镁合金、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陶瓷、非晶带材、高端耐材、石墨烯、碳纤维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上要加快煤炭安全高效开采、清洁生产、先进装备制造业、焦化产业、铝矾土高效开采及铝工业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加快文化旅游、健康医养、现代物流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特色现代农业增效上,加快小杂粮、草食畜、干鲜果品、蔬菜、中药材、特色有机农产品、功能安全食品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充分对接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并发挥其作用。连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集聚科技成果与专利、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各类创新要素,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由六大数据库构成的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平台,汇交和发布国内外科技成果和专利、我省大中小微企业科技成果与专利需求、银行产品、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及技术经纪人、国家相关法律及政府相关政策等信息,以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建设,对接落实好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阳泉地区的市场化运作,坚持开放共享的运营理念,支持各类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发布、融资并购、公开挂牌、竞价拍卖、咨询辅导等专业化服务,形成主体活跃、要素齐备、机制灵活的创新服务网络。

(二)促进各类创新主体转移转化科技成果

3.激励高校和科研院所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建立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项目组织和立项机制,使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活动紧紧围绕企业、市场需求展开,建立“项目从需求中来,成果到应用中去”的管理模式,从源头上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先一公里”,提高研发活动的针对性。建立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定价机制,提高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鼓励科技人员兼职、离岗转移转化科技成果。

4.推进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体。建立常态化企业技术需求征集机制,推动企业等技术需求方深度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项目的过程管理、验收评估等组织实施全过程,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建立完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扩散的机制,组织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服务人员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定点联系机制,开展成果发布、项目路演、政策宣传等服务对接工作。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开展技术革新与改造升级。

5.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作用。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煤化工、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等领域,依托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企业,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建设,支持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以产权为纽带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一批龙头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三)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6.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跟踪服务行动。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每年选定一批重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从项目研发、小试、中试到产业化的各阶段各环节开展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阶段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困难,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原则,加强调研总结,深入研究制定促进我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7.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引导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省属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明确统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的职责,加强市场化运营能力。建立完善市、县两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国内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对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作用明显的服务机构,按照其服务绩效给予财政后补助支持。

8.强化行业和区域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作用。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积极完善设施设备,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专业化、便利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推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开放共享,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从实验研究、中试熟化到生产过程所需的仪器设备、中试生产线等资源。按照集中投入、科学布局的原则,形成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体系和集政产学研用各类资源于一体的平台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对各类创新平台的考核和评价,建立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广、共享考核评价指标,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果显著的创新平台和载体实施奖励补助政策。

9.促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提质增效。鼓励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经营模式,扩展盈利空间,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吸引省内外著名众创空间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我市众创空间加快开放合作,依托有条件大型企业、院校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提升服务质量,建设创业孵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作用,构建一批支持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星创天地”。

10.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引导专业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代理、信息、评议、评估、金融、法律等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发明创造,加快专利转化实施。

11.发挥科技社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纽带作用。以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抓手,提升学会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和水平,利用学会、协会服务站、技术研发基地等柔性创新载体,组织动员各类智力资源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建立学会、协会联系企业的长效机制,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精准对接。

(四)加快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

12.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加快制定招才引智政策,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创新型人才、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实施山城英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要创优人才发展环境,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吸引高精尖紧缺人才来我市干事创业,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院士专家工作站。

13.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实施科技型企业家培育工程,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利用高校资源,拓宽培养渠道,培育一支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立科技型企业家与科技部门沟通的“绿色通道”,建立协商沟通机制。建立科技型企业家激励政策机制,要厚爱科技企业家,优先支持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强对成功科技型企业家的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4.壮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加强技术转移管理人员、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置专职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创新型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应当向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转移人员倾斜。动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人员及高层次专家,深入企业、园区、农村等基层一线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科技攻关、成果推广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打造一支面向基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作用,通过项目、基地、教学合作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吸引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和团队在我市落地。

(五)发挥资本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巨大作用

15.建设多渠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保证机制。积极争取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项目,帮助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创业早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建立高新技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和阳泉市科技创新创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科创贷),撬动各类资本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拓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资金市场化供给渠道。引导银行、保险、证券、创投、天使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置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创新和完善符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求特点的金融服务机制和融资模式,探索设立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各县区要探索并逐步设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六)形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放合作机制

16.深化区域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与省内及周边重点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打造连接京津冀、环渤海区域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技术转移网络。积极引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来我市共建双向互动的科技创新载体,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研发、转化基地,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实施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项目,鼓励和支持我市企业、科研机构承担或参与各级重大科技合作专项计划,争取国家、省级有关部门的更大支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市科技局牵头,组织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调机制,着力保障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定位和任务分工,强化对上衔接、地方协同,加强重点任务的统筹部署及创新资源的统筹配置,形成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合力。各县区要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职能,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推进路线图和时间表,逐级细化分解任务,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力度。

(二)强化政策环境

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政策规定,落实《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构建全新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打通政企、事企人才双向流动通道。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符合自身人事管理需要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特点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监测报告机制。要加强示范引导,积极探索经验和模式,及时总结推广,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1581318767(1).jpg1581318800(1).jpg

 

 

 


    ----企策通-政府项目申报服务平台----

     企策通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整合最新、最热国家以及山西政策扶持资源,为企业提供政策智能匹配、科技部项目申报、政府资金申报、山西项目申报落地的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科研经费支持和资质荣誉。


    服务内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双软认证、知识产权服务 、研发费用补助、企业技术中心、小微企业双创扶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等申报服务

 

 

 

 

订阅标签:      政府 阳泉市 政策通知 科技成果转移
                        该类型已订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拨打助企热线

免费获取一对一政策申报建议服务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 【科小申报】认定成功科技型中小企业,奖励3万元
    奖励3万元 资质认定
    立即评测
  • 【忻州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
    立即评测
  • 【长治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
    省级20万元 市级10万元
    立即评测

客服电话

固定电话:

手机号码:130 9907 7097 139 3512 8636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在线QQ

QQ咨询

需求提交